|
【生命只有一次,別活得太累】
哀莫大於心死,累莫大於心累。一個人最大的勞累,莫過於心累。 ——題記
“生活真是大累了!”這已經是很多人的口頭禪了。
生活本身並不累,可以說生活一直處於一種自然規律或者是說一種節奏當中。
而說生活太累的人,實則是他本人的生活態度或者是生活方式有問題。往往來說,活得累的人都是心的問題,他們的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。
1
過於謹小慎微,缺乏從容面對的心態
活得累的人通常都非常的謹小慎微,總是怕三怕四。
有一個哲人說過,人之所以害怕,其實本質上是源於無知。
比如說看電視時看到日本發生了地震,死了許多人,他會緊張得要命,夜裡不得安睡。但是真正聰慧的人卻懂得任何事情發生都是概率性,與其擔憂,不如順其自然的應對。
這世上既沒有絕對的幸運兒,亦沒有徹底的倒霉鬼,你有這樣的不幸,他還有那樣的煩心事。別人有那樣的好機會,你還會有這樣的好運氣。
所以,千萬別把自己想的那麼悲慘,更不要把自己纏繞在自已織的網中,掙扎不出來。
從心理學上來說,我們需要警惕的是,不要讓自己長期生活在緊張、壓抑之中,不要讓自己的琴弦細得太緊,必要的放鬆是我們生活的潤滑劑,也是緩解我們壓力的根源。
正所謂“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”。在生活中,一定會面對著各種各樣不合自己心意的事,與各種各樣性格的人相處,此時你就需要放平內心,從容不迫,正所謂‘海納百川,無欲則剛,當你具有這樣的心態時候,你就能無往而不勝。
2
過於在意別人看法,缺乏必要的信心
心太累的人一般都是一些膽小怕事者。每說句話都要考慮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,會不會因為這一句話而傷害某人,每做一件事都要瞻前顧後,生怕因為自己的舉動而給自己帶來不好影響。
工作中,對領導、同事小心翼翼,生活中對朋友、鄰居萬分小心,那真是連個臭蟲都不敢打死的“謹慎”之人。
從某種角度上來說,其實,你的周圍有那麼多人,而每個人的脾氣都不一樣,你不可能做到使每個人都滿意。
過於在意別人看法與意見,是討好型人格在作怪。我們需要明白的是,討好型人格並不能讓我們收穫更多,記住與其討好別人,不如討好自己。
不再萬般遷就,願我自在任性。要學會愛自己和問自要的東西。
有一個哲人說過,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,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。
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,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,而不是你故作謙卑的樣子。
不必過分在意別人的掌聲和稱讚,不要把被人的行為結果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。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,不去過分在乎別人的眼光,自己要活得舒服。
3
被情緒控制,缺乏調節情緒的能力
情緒的力量是巨大的,人的行為由情緒驅動,汽車由馬達驅動。強烈的感性會戰勝理性,為朋友兩肋插刀,為親情忍受痛苦。當人被情緒控制的時候,可能會失去理智。因此管理情緒至關重要。
活得太累的人大都是被情緒控制,往往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,每遇不幸之事發生時,不能辯證、樂觀地去看待。而且容易對生活產生悲觀想法,似乎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了。
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那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。如果讓情緒控制了你的大腦,容易鑽牛角尖,更容易在不斷的假設中,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。那你就可能會喪失了清醒的思考力、判斷力、意志力,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心累的時候要學會釋放,把囚禁在心牢中的自己解放出來。把內心的煩惱告訴別人,心情就會順利舒暢。
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多,只願心累的時候,能有懂我們的人,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,一份貼心的關懷和溫暖的擁抱,就已足以。
總的來說,心累的人其實是缺乏這三樣東西,也是因為他們內在看不見的三種思維模式,缺乏從容面對的心態,缺乏必要的信心,缺乏調節情緒的能力。
如果我們要想讓自己活得更自在一點,請從這三個方面努力,定然成為最好的自己。
|
|